上午八點整,兩輛滿載佳山鄉(xiāng)老年人的豪華大巴車從馬鞍山出發(fā),經(jīng)南京長江大橋三橋,全程高速到達全椒縣城西北處的吳敬梓紀念館。途中,馬鞍山市大自然旅行社導(dǎo)游為老人們詳細介紹了吳敬梓的生平及其偉大傳世作品《儒林外史》,講解了六朝古都南京二千年來的風云變幻。老同志們聽得興趣盎然,心情振奮。
吳敬梓紀念館前襄河水碧波蕩漾,襄河兩岸楊柳依依。館外蒼松翠柏,臨風傲雪整齊排列,兩株雪松立于門前,四桿進士標旗插在館門兩側(cè)。
紀念館占地5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。主體建筑有門廳、過廳、大廳,東西兩側(cè)各有兩廡,各廳及廡房間有回廊相聯(lián),廣場和過廳裝有玉石欄桿,建筑結(jié)構(gòu)氣勢莊嚴,古樸、典雅,這座具明清風格的紀念館既有南方園林之秀,又有北方古建之雄。過廳正中豎立一方2.5米高的石碑,碑文為魯迅手書:“迨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出,乃秉持公心,指擿時弊,機鋒所向,尤在士林;其文又慼而能諧,婉而多諷;于是說部中乃始有足稱諷刺之書。”這是魯迅先生對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高度評價。從過廳拾級而上至大廳前廣場,鑄有一尊高達4.5米吳敬梓銅像,大廳正中塑一尊吳敬梓石膏坐像。兩廡及大廳均陳列著各種版本的《儒林外史》以及吳敬梓手跡。這些版本分別是:清木刻本、天目山樵評本、增補齊省堂本、繡像人物多幀仿宋本;外文版分別是:英、俄、越、日、法、德、韓等。兩廡陳列有吳敬梓尊祖吳國對手書碑刻二十余方。中外學(xué)者專家教授、書畫家贈送的詩聯(lián)字畫,應(yīng)有盡有。
佳山鄉(xiāng)的老人們對館內(nèi)一花一木,一畫一刻都看得十分仔細,聽得萬分入神。館內(nèi)講解員業(yè)務(wù)知識特熟,講解非常到位,態(tài)度十分熱情。老人們紛紛表示,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讀一讀《儒林外史》,不但要自己讀,還要讓親朋好友們讀,大家一起親身感受偉大祖國燦爛的文化,皖江大地先進的文明,全椒縣豐富的人文底韻。
依依不舍離開吳敬梓紀念館,我們繼續(xù)北上,車行半小時,我們到達滁州瑯琊山公園。非常古典的瑯琊山公園大門,看上去非常有味道。中英文瑯琊山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(qū)的兩塊招牌異常醒目。坐上環(huán)保的園內(nèi)電瓶車,沿著平整的公園大道,我們進入景區(qū)。
初冬的瑯琊山,漫山黃葉令人心醉,清風徐徐,看滿山怪石磷峋,草枯葉黃,唯有道路兩畔的針葉松柏蒼翠依然,枝高莖節(jié)的竹子綠色蔥榮。因為車上沒有導(dǎo)游,我們過了醉翁亭卻不知曉。峰回路轉(zhuǎn),左前方一石門,上書竟是“峰回路轉(zhuǎn)”。過石門,見一湖冬水,波平如鏡,漢白玉九曲橋曲折漫長,湖心亭飛檐黃頂古意濃郁,石拱橋伴湖心亭水中倒影令人賞心悅目。湖對岸有一閣,漢白玉圍欄為底坐,紫柱紫墻黑瓦,恰立湖畔谷底,與山與樹倒影湖中,遠景處依稀見南天門一塔,自然成一幅山水畫。
水上餐廳用餐,伴著美景更是風味別樣。群翁把酒臨風,以打油詩賦風雅,就著清白豆腐,夾著山中烤鴨,吟環(huán)滁皆山也。此種場面算歐公見過,定會扔扇揮拳,丟之乎者也,頌哥倆好五魁首。
酒足飯飽,眾翁沿九曲橋過湖,至湖心亭皆駐足脫帽,解衣感嘆景觀奇特,此行不虛。山行六七里至瑯琊古寺,三步一蓮花,登高至鐘鼓樓,鐘聲悠揚,古寺壯觀。香煙繚繞,天王殿金佛在霞光中佛光普照。登上一百零八階臺階,似跨越人世一百零八難,盛世游山,稱得上還了千年歐公治國為民的心愿。千百年來,游山玩水僅是達官貴人特權(quán),喜看今朝,泥腿子老農(nóng)也能觀山看景,國家盛如此,夫復(fù)何求!
古寺山邊,十幾株高大勁直的菩提樹生長于斜坡上,其樹干底部高低錯落的莖有如南方榕樹的根,卻又沒榕樹根長而圓滑,短莖交錯,形成眾多樹洞,鼓起的是勁節(jié),令我想起磨難。
一方寬十幾米的石碑上書:大道無邊。
敬拜過無梁殿內(nèi)菩薩,對廣場上漢白玉觀音菩薩致過敬意后,我與一群老翁登南天門。山不在高,有仙者靈。310米高的瑯琊山,不登頂回去肯定遺憾。碧霞宮內(nèi)有三個殿,觀音殿、財神殿、碧霞殿。給碧霞元君磕三個頭后,我登上了千年古塔。登塔遠望,近處山巒起伏,遠處城市樓群整齊,中景河湖塘交錯,一方方農(nóng)田錯落有致。右望另一山峰,高豎一電視塔,為古老的瑯琊山點綴了現(xiàn)代化氣息。
下山回走,游醉翁亭。
亭前廣場遍植樹木,以水杉居多。一塊三四米見方的臥牛上,刻著:千年醉翁亭五個紅色大字,楷書字體剛勁有力,為李瑞環(huán)手書。進入醉翁亭院內(nèi),竟是院內(nèi)有院,轉(zhuǎn)過兩道院門,進入醉翁亭。千年古亭文氣濃郁,柱柱有聯(lián),醉翁亭三字為蘇軾手書,亭內(nèi)一石桌,當是歐公飲酒處。亭右側(cè)有篆字石刻“醉翁亭”,亭后是二賢堂。亭左過一月亮月,門上書“醉翁行樂處”,進去是一照壁,拐下彎就到了古梅亭。亭前一株古梅,導(dǎo)游說是歐陽修親自栽的,梅樹自根部發(fā)了五條主干,盤旋而長,樹枝茂密,導(dǎo)游說此梅二三月開花,顯是我們來早了,聞不到暗香撲鼻。古梅亭的梅字寫得很特別,新華字典查不到,上面是一口字,內(nèi)有一點,下面是個水字,象形意為口中含一梅,酸得流口水。
古梅亭左側(cè)是一小型文廟,內(nèi)有孔圣人畫像,畫像上有“道德師表”四個大字,左右為聯(lián):“道德三朝圣,文章百世師”。院內(nèi)有一古井,井水清洌,低頭看井內(nèi)自已的影子象照鏡子一樣。從江南馬鞍山來滁州瑯琊山朝圣,思千古文章,觀圣人語錄,友眾鄉(xiāng)鄰老翁,不就是在照鏡子嗎?我雖做不成山中樹木,也愿當一株山間小草,吸一些二氧化碳,吐幾許氧氣,用一點點綠色,裝點秀美山川,以報春暉。
——大自然游客